信息化应用 营销管理 企业管理 业界消息 站内搜索 标签
首页 » 文档中心 » 信息化软件应用 »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 » 中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后发优势

中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后发优势

2003-06-15

确切来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在不断重复过去。15世纪,哥伦布得到西班牙王后的资助,得以出发探险新大陆,哥伦布成功了;21世纪,无数的企业、国家联合起来,探索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伟大课题,他们所需要的支持将来自整个社会,将来自整个国民经济的深层领域。 
   
后发优势:中国IT行跨越式战略
   
2001年11月12日凌晨,中国在多哈回合中加入世贸组织。经过15年的努力,中国投身于世界经贸合作的更高层次。这漫长的15年,不仅是整个中国国民经济体制不断优化改革的15年,也是中国新生的信息产业实行超越战略,赶超世界先进潮流的伟大时刻。   
   
从2001年到2005年的“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中国要以信息化带动城市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改造,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十五”计划预计在5年中投资5000亿美元,信息产业投资比例从现在的4.5%加高到7%。   
   
今后五年,我国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到2005年,中国的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将比2000年翻一番,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超过8%。   
   
业内业外,经济学家、企业家、政府部门都一致公认:像中国这样的大型人口市场、发展中国家,发展IT产业,具有“后发优势”。后进国家可以通过效仿先进国家的商业模式、应用成功经验,模拟、移植市场培育过程,达到投资小、见效快,与发达国家迅速拉近产业水平距离的目的。   
   
一时间春风荡漾,IT产业在国家政策倾斜和资源扶植下,进入了少有的高速发展期,各种电子商务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电子政务应用层出不穷。   
   
2001年,我国旅游、票务、金融、房地产、职业介绍、网上教育、娱乐等网上服务业发展迅速,范围扩大。是年,有1065万中国人曾经在网络上购买了商品,占网民总数的31.6%这个比例和发达国家网民中个人电子商务用户所占的比例已十分接近。   
   
电子商务在中国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每个网民网上消费的年均消费在300元左右,根据对中国电子商务用户增长的保守估计,2002年预计将有45亿元的市场容量。研究机构IDC预测,从2002年开始,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将从起步阶段逐渐步入快速增长时期,预计到2004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总值约为117亿美元左右,占同期亚太市场269亿美元的44%左右。   
   
电子商务市场井喷之后,其核心商业模式被移植应用于政府采购,又带动我国电子政务的超前发展。国家计委、经贸委、财政部、卫生部、医药监督局和国家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部门,在2001年都在力推网上采购;首钢、宝钢、长春一汽大量的原材料采购上网;山东、广州、上海、湖南等医疗系统医药用品走“阳光采购”。   
   
电子商务的大发展控制了交易成本,开拓了网络消费的巨大市场;电子政务“跑步前进”,不仅使得政府办事效率提高,透明度增加,还有效地控制了价格,避免贪污和幕后交易。这些都是实施跨越战略后中国市场得到的意外好处。
   
企业自发突围:IT超越模式必须要越过的门槛
   
然而,随着实践工作的深入,一段时间高速发展之后,电子商贸应用逐渐陷入疲软。首先是在电子商务领域爆发了一连串诚信危机,电子分销渠道一夜间倒闭,著名B2C企业资金周转不灵而被供货商挤兑,金字招牌轰然到地,业内闻电子商务而色变。   
   
2000年初,我国约有B2C购物网站1665家,到2000年底,约剩下1300家,而到2001年底,却只有1188家。不到两年时间,我国网上购物的网站数目下降约三成。很多企业顶住了纳斯达克传来的.com衰退,他们的倒下更多的不是因为缺乏资金,而是因为网上网下无法构成现金链,是因为缺少现实服务单纯的网上交易根本无法取悦于消费者,而最终为市场所淘汰。   
   
业内认识到,支付、物流和信用安全三道门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IT商贸发展的瓶颈。超越战略终于遇到了无法超越的障碍。后发优势战略的疲软促使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发展电子贸易究竟是花好稻好,前景一片大好,还是后发优势、劣势并存,网络模式先进性、传统第三产业滞后性兼有?   
   
新经济攻坚战已经到了不突破不行的地步,已经到了不创新,“后发优势”就可能变为“后发劣势”的地步。从企业诚信入手,改进网络身份认证,改善网络交易环境,成为电子商务行业2002年的新景观。已有不少领先的电子服务企业自发地加入了“突围”的行列。   
   
著名的B2B模式创业企业阿里巴巴,联合第三方认证合作伙伴,建立A&V认证,自行推广“诚信通”工程。参与认证的企业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展示自己的诚信,赢得别人的信任。据统计,阿里巴巴120万企业用户中,有85%的卖家、92%的买家优先考虑与诚信企业交易,网络认证推动了企业级的交易。   
   
上海有名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易趣网走的是C2C个人对个人的路子,创业至今已有三周年。今年8月,网站推出“实名认证”。网站与国家公安、金融有关部门携手,启用实名认证系统。据说,认证流程异常严谨,通过国家安全机关比对核验身份证信息真实、银行审核信用卡信息真实,从源头上保证了进入社区交易的每个会员身份真实。   
   
网站拥有包括港澳台在内全国各省市注册用户350万名,实名认证工作正在分批进行,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全部结束。届时,所有注册用户都须通过实名认证,才可继续在易趣网上进行买卖交易。目前网站年交易额从一年前的7.8亿人民币上升至9.2亿人民币,在IT产品、通讯、服装、房地产等多个商品分类网络销售领先业界。
   
国家组队建立标准: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
    
 现在看来,不管是电子商务还是电子政务,我国发展IT第三产业存在一个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在时间上相互协调的问题。   
   
后发国家可以在没有基础经济制度保障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快速发展,在短期内获得很好的效益,但是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产业面临瓶颈,这个时候,单纯技术创新的动力就不足于继续推动行业发展,必须要在体制创新方面寻求新的出路。   
   
这样的体制改革可能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私营企业融资、第三方物流、信用卡资信调查公司、网络支付平台,还有上文提及的网络认证等。显然依靠一两个企业零敲碎打的自我工程没有办法协调整个网络社会群体的利益,这个时候国家资本将会发挥巨大的领导力量。   
   
近日,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正式授予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国家信息安全认证系统安全证书”。该中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十四家全国性商业银行联合共建,为保证网上交易和支付安全的国家级权威金融认证机构。   
   
作为一个权威的、可信赖的、公正的第三方信任机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全面支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电子商务及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传输的各种安全认证需求,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各种应用提供信息安全基础,建立彼此信任的机制。   
   
目前,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证书发放已经超过7万张,并在以月发证量5千张的速度稳步增长。证书的应用范围涉及银行、证券、通讯、税务、保险、大型企业集团等多个领域。2002年通过金融认证中心证书实现的网上银行交易额已超过万亿。   
   
以国家金融财团组队为特征,中国市场和调整后的电子商贸行业呼唤国家介入,以制定、推广统一的交易标准。   
   
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最近撰文指出,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来加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其正确的发展战略。“如果政府的政策诱导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充分利用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那么,后发优势就能够充分发挥,要素禀赋结构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产业结构就会以“小步快跑”的方式稳步向发达国家接近。”   
   
“反之,如果试图赶超,经济中就会有各种扭曲,结果会是欲速不达,不仅不能实现后发优势,而且,还将有各种制度扭曲的‘后发劣势’。”   
   
从网络认证参与主体的演变,我们归纳出一种发展中国家科技跨越的规律。首先是自由市场上各种企业由于经济利益的刺激,自发地技术模仿和创新,然后他们改变了微观经济环境,而后影响到了市场的经济基础。   
   
市场资源要素的相对价格改变,市场交易的密度和复杂程度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出现了互不适应的情况。国家在此时适时介入,调整部分经济结构,上层建筑重新适应新经济发展。   
   
中国正在由传统经济向更高级的网络信用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后,中国的IT产业后发优势还会发挥得更加充分。以后市场、政府、企业三种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还会变得更加密切,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模式只是这种新型市场经济关系在网络应用上的一个开端罢了。

中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后发优势: 本文原载于eNet

相关链接
电子政务怎样带动城市信息化?2003-05-31 电子政务 应从“小”抓起2003-07-05
中国对外贸易合作部采用Turbolinux办...2003-07-18 远离非典,合强iOA快速实现在家办公2003-07-22
组织扁平化2003-05-05 电子政务:地区经济的突围2003-04-27
中小企业需要怎样的管理软件2003-08-09 信息系统与企业决策2003-04-18
用知识创造建立企业核心竞争优势2003-04-18 电子政务的四大陷阱2003-08-19
信息化软件应用目录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 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PM 项目管理系统 SCM 供应链管理系统 CC 协同商务系统 BPM 业务流程管理 BI 商务智能 CMS 内容管理系统 KM/KBS 知识管理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 HRM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ERP 企业资源计划 EAM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升蓝首页 | 文档首页 | 产品首页 | 服务首页 | English Version | Big5 Version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08 深圳市升蓝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URL: http://www.hi-bl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