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2-13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开始上马的信息化项目越来越多。对客户和IT厂商而言,签定项目本应是个让人兴奋的过程,但事实却总是相反。 也见过国内一企业的老总曾破釜沉舟地实施ERP。但在历经了千辛万苦耗费了大量财力人力物力之后,尝到的却多是失败的感觉。以后只要是听到管理信息化、ERP就跑,企业再也不敢“乱”提信息化了。失败的ERP项目已经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应引进监理机制:为什么从用户到厂商都会有这种感觉呢? 在实施信息化项目时,厂商作为项目的实施方自然要为客户提供产品及实施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前期的了解不足或发现了一些更好的解决办法,项目可能要进行重新定位,但企业往往认为厂商是在提些无理要求而不予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有一种情况:在项目前期启动时企业的领导非常重视,但随着项目实施的深入,需要涉及业务流程的重组,牵扯到企业中部分人的利益,这时项目就开始受抵制了,而领导又没估计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项目就会停滞不前。厂商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当然希望得到用户方的大力支持,但又不希望用户过多的干涉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的结果最终导致了双方的不满,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致使项目在进度、质量、投入等多方面都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证,出了问题难免互相推诿,这就会造成项目中途下马,或者完工后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在国际上,建立监理制度是确保项目质量及进度的一种通行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尽管信息化项目和一般的工程不同,但目的、作用则是一样的,采用第三方监理这类社会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管理确保项目按期、按质完成,通过引入这种监督机制,就能更有效地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大大提高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的成功率。 谁来担当这个监理角色呢?由企业或厂商来担当显然都不合适,不少人认为项目前期的咨询公司应该承担这个监理的角色,但由于咨询公司一般都会与相关的厂商有些合作,很难在业务上做到相对独立,因此也就很难保证公正性。只有引入独立的第三方,不代表企业及厂商任何一方的利益,做到公正、公平地监督项目全进程,评定项目实施的真实效果,才可能促使这种监理市场真正规范起来。 对用户来说,项目监理的介入能有效转移企业在项目实施中的风险;对监理公司来说,因为同时承担项目风险,所以必须尽量保证项目的成功。具体至监理公司的职责,主要是根据客户方及实施厂商方的协议内容,监理公司依靠自己在信息化工程监理上的丰富经验及专家团队对项目的实施提供具体协调、危机预警、监督、解决方案建议等,确保项目能高效、高质、低成本地完成。 现在,信息化项目监理已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重视。据报道,建设部、信息产业部等都已启动了监理单位的资质认证及相关标准化工作,北京市走的最快,已在今年5月30日颁布了《北京市信息工程管理监理办法》,规定从今年8月1日起,市政府管理的信息化工程及市财政支持的信息化工程都从8月1日开始全部搞监理制,要求有专业的IT监理公司进入。 信息化工程监理的内容及范围应贯穿整个项目的全过程,而不只是软件的实施部分。包括这些项目的需求调研、招投标、项目实施、验收直至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分析等。由于这种监理还刚刚起步,目前还不完善,没有一套可供借鉴的标准,因此,监理公司就得本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利用自已积累的经验,不断摸索。 由于信息化的技术性强,实施中的风险大,而目前国内相关的标准及法律规范也不健全,因此自身更应努力做好,进一步制定、完善内部项目的监理规范,培养、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使这个新型市场不断走向成熟。
|
信息化软件应用目录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
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PM 项目管理系统
SCM 供应链管理系统
CC 协同商务系统
BPM 业务流程管理
BI 商务智能
CMS 内容管理系统
KM/KBS 知识管理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
HRM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ERP 企业资源计划
EAM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