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应用 营销管理 企业管理 业界消息 站内搜索 标签
首页 » 文档中心 » 信息化软件应用 » BI 商务智能 » 商业智能 (BI) 的哲学思索---BI框架体系探讨

商业智能 (BI) 的哲学思索---BI框架体系探讨

2007-10-10
BI引入国内已有数年,但是许多用户对何为BI依然陌生。不同的BI开发者各执一词的理解又加剧了用户对如何做BI的混淆,并进一步加大开发者和用户交流及项目实施的风险,从而埋下不利于BI产业发展的隐患。笔者认为,从哲学角度思考商业智能(以下简称BI),才能解决当前在BI认识上的“盲人摸象”问题,并为BI的框架体系确立哲学基础。依据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笔者提出了BI的“体用框架”体系:三维构架、三种运作模式、四步开发论。由BI三维构架入手,三部分建立了用户和开发者共同交流的平台,且构成了相互引用、循环提升的体系

一、当前BI体系存有的片面性问题

用户:BI实质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BI?面对众多的BI产品及其不同功能的版本,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BI产品才能适合本企业?BI建设应该做成什么样?对于本企业的BI如何评估难度和深度并据此考虑经费、周期等问题?未来本企业做BI还应是怎样?

开发者:如何能将我们的概念融入用户的意识?怎么样向其介绍BI才能相互和谐?如何和用户共同发掘需求并顺利推荐相应的产品及其功能?如何让客户理解本次BI项目的难度而不至对支出“讨价还价”?

上述问题广泛存于各种BI项目中,原因主要是BI体系不完整和BI厂商和代理商的宣传诱导。


商业智能 (BI) 的哲学思索---BI框架体系探讨: (一)当前BI体系的不完整性和片面性导致人们认知偏差


与BI的定义相比,当前对BI体系的讨论相对较少。以下介绍部分著名国际厂商的BI体系,从中可知当前BI体系在认知上偏重于技术,“盲人摸象”必然导致注重解决如何做BI这一对BI来说不够完整的问题。1、微软的BI体系
图1是微软的BI体系。由三个圈层组成,最里是数据库,最外是应用功能。共列举了七项应用,如BI共同作业、可视化、地理空间分析、点击流向分析、零售与营销分析、项目管理、资料分析。可见该体系核心意思是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实现各种应用,体现的是BI的一般思路。


当前BI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用户和开发者双方对于BI的认识偏差进而导致的不如意的实施结果现状。以下列举了实际BI项目的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在当前的BI体系并不能解决。

2、IBM的BI体系
图2是IBM的BI体系,底层是软、硬件平台、中间件、安全和元数据管理等。其上反映了BI中的工作流和数据流,从右到左是数据源、数据整合、分析以及接口。IBM的BI体系较详细描述数据的转变和应用过程以及实现数据转变和应用的保证过程,核心是解决数据如何用和数据准确性问题,显然是技术思维。

3、美国数据仓库研究院的BI体系
图3是美国数据仓库研究院提出的BI体系。该研究院把BI比作数据炼油厂,认为BI是由事务操作型系统产生数据并经过数据仓库和一系列工具和模型的转化,实现数据向信息、知识、策略再到行动,并指导事务型系统的循环过程。该体系关注到业务层面的需求,并将BI的结果转变为 OLTP系统中的行动从而实现循环,但是仍然立足于解决数据到利用再到数据的单一方面问题,技术型思维的影子依然很重。

4、国内BI研究者的BI体系
国内研究者杨林认为BI的系统框架由四个层面组成,如图4所示。该四个层面构成金字塔形式,最底层是信息系统层面、其上是数据分析层面,再上是知识发现层面,顶层是战略层面。该框架注重了管理层面,但是应用性显得不够。


上述BI体系,侧重于技术角度以详略不等的程度体现了BI从数据到应用的过程。IBM增加了该过程的管控和安全。美国数据仓库研究院展示了BI的结果对策略和行动的关联和影响。这些BI体系全面性和贴近应用性有所不足,或者用户不能深入理解,只简单的仅将BI当作利用数据的过程;或者开发者只知BI实现过程而难以明白实现结果以及原因,以致无法达到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顺畅交流。

商业智能 (BI) 的哲学思索---BI框架体系探讨: (二)BI厂商及其代理商的宣传侧重或诱导加大了人们的认知偏差


BI产品按功能分为:数据仓库、OLAP报表工具、ETL工具、数据挖掘工具等。当前还没有实现整个BI过程的产品,各厂商只拥有过程之中的某一类或几类产品。如SPSS的产品侧重于分析和挖掘,BO公司产品侧重于OLAP分析和报表展示(Business Objects; Crystal Reports),Cognos握有分析和展现工具。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BI过程的产品,不同公司也有其差异。因此,在泊来词“BI”面前不了解BI的用户身处各厂家的宣传中必然迷失方向。可见,由于BI用户的“无知”,各BI厂商的差异化策略形成了“差异化基础上的差异化”,而不是“标准化基础上的差异化”。由此导致了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受阻,甚至是单方面的诱导用户的沟通,这显然不利于BI行业的发展。

商业智能 (BI) 的哲学思索---BI框架体系探讨: 二、以哲学思维构建体系是解决当前BI体系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BI体系仅侧重于技术上如何做BI,显然这种仅在“墙上完善一个洞”的方式,无论在这个洞上如何精细完善,都难以达到用户和开发者对完整认识的统一,难以共同促进产业发展。这种形势需要借鉴“现有的洞”然后在“墙上另打一个洞”并与“现有的洞”相连接,形成一种新的利于用户和开发者交流的BI体系并解释、描述和操作,以达成共同的理解和认识。这既方便于用户判别各厂家的宣传侧重和诱导,也能让开发者更能了解用户对BI的正确认知结构从而便于沟通和交易,最终实现“标准化之上的差异化”,减少沟通的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


《辞海》对体系的解释是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据此定义,BI体系即是关于BI的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且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整体。如何构建BI涉及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且互相制约而形成的体系?笔者认为以哲学思维切入,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阐释并构建本体论和方法论统一的体系,才能将BI有关事物及其关系描述清晰;同时哲学思维的回归,使不同经历、不同知识和实践水平的用户和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认识起点,共同交流和探讨BI,从而消除BI的认识偏差、减少BI的交易成本,促进BI产业的发展。
哲学不仅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而且是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所谓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也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是对存在本身的高度抽象,称为本体论;本体论的英文为ontology,基本含义是“是”和“存在”。本体论解决事物“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它是方法论、认识论的物质客体。方法论是对物质客体存在性状、属性、功能、作用、形式、方式,如绝对相对两重性和对立统一性、运动、结构、机能、形态、、变化、转化、发展、普遍联系、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的描述、解释、说明,是人们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的学说或理论体系,或者说,是人们用来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哲学根据。方法论解决了事物是如何运动以及运动的结果问题。哲学是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统一。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本体论,也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本体论是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哲学根据;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因此,从哲学入手构建BI体系,需要做到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统一。以主体切入,BI体系要解决用户和开发者(本文主要指二次开发者、集成商)对BI的认识问题,即要理清BI是什么(包括为什么要这样认识BI),BI如何用,BI如何实现等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此外,要为用户和从事BI领域各项研究和实践的开发者,提供共同的基础与交流的平台。BI体系要构成一种“体、用”关系。“体”充分体现本体论,适用于用户和开发者共同认识和交流;“用”包括做成什么样和如何做,前者适于用户和开发者共同探讨项目成果,后者主要适于开发者。当然用户既熟知BI项目的结果又能了解开发BI的方法和过程,利于知晓项目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便于经费预算。

比较哲学思维构建的BI体系和当前BI体系可知,当前的BI体系仅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即如何做BI,这仅是体用关系中“用”的其中一部分。可见当前BI体系的不完整和片面性,以至于它难以解决用户期望的BI是什么和为什么,以及BI有什么类型,BI要做成什么样?BI后期如何提升等问题,因而无法顺畅实现开发者和用户的沟通。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商业智能--企业为什么需要它2007-10-09 从Pentaho BI平台框架看BPI(BPM+BI)2007-10-12
Oracle与SQL Server数据库对比2007-10-03 商务智能项目失败,不具备C级所有权2007-10-03
解析商业智能失败的根源2007-09-28 构建动态竞争优势下的BI 2.02007-10-22
利用数据仓库实现精确营销2007-10-22 引导和约束商业智能(BI)的6宗原罪2007-09-27
给ERP装上“BI智能大脑”2007-09-24 直面商业智能不同的技术路线2007-10-27
信息化软件应用目录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 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PM 项目管理系统 SCM 供应链管理系统 CC 协同商务系统 BPM 业务流程管理 BI 商务智能 CMS 内容管理系统 KM/KBS 知识管理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 HRM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ERP 企业资源计划 EAM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升蓝首页 | 文档首页 | 产品首页 | 服务首页 | English Version | Big5 Version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08 深圳市升蓝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URL: http://www.hi-bl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