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10
项目背景:中国建设银行数据集中工程(简称DCC)于2002年7月份启动,目标是在全国建立南北两个数据中心。项目完成后,38个分行的数据将全部集中到总行数据中心,而部署在分行的是大前置系统(简称大前置)和网点前端系统(简称前端)。大前置是这次数据集中项目的核心,除了接入前端的柜面业务外,还整合龙卡、清算、重客、网银等二十余种重要业务系统。 该项目中神州数码负责大前置和前端系统的开发、切换,IBM负责后台主机系统升级改造。自2002年10月起,神州数码投入了60余人的开发队伍在建行外高桥开发基地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封闭开发。至2003年8月24日,经过24小时的系统切换,DCC在首个试点行—上海分行成功上线。全行327个网点一次切换成功,目前整个系统运行稳定。 笔者在DCC项目中任神州数码的项目总监,统一管理大前置和前端两个项目。本篇文章将结合笔者在项目中的切身经历,谈谈大型软件项目管理中的一些实际体验。 发现问题 在管理模式上,因神州数码与客户分别签定了分行大前置和网点前端两个项目,所以项目由两套几乎独立的团队分别管理,各组之间推诿、争执时有发生!这一方面造成项目组效率低下(客户反映总是面对两组人,沟通困难);另一方面,像系统切换这样一些在中间地带的重要工作却无人问津。在工作方法上,压力没有得到传递,项目骨干压力巨大,但组员却相对轻松;另外由于工作量严重不平衡,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 在客户沟通上,缺乏必要沟通技巧和客户意识,造成客户关系紧张;而对于这种情况,项目组一些成员却认为是客户在故意找茬。 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明确问题原因之后,陆续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是分行大前置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整个分行业务瘫痪,所以系统的性能、可靠性事关全局。因此,对于大前置系统的压力测试和性能优化是第一重点。 二是系统切换。切换工作必须由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人员担负。因切换工作启动已经晚了,再从公司调集人员已经不可能,权衡再三决定让前端的项目经理负责切换小组。事后证明虽然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前端组力量,但系统切换工作确实完成得非常出色。 两个非重点包括: 一是对于网点前端系统,因当时认为应用上变化不大,测试中发现的问题不多,所以比较放心。因为未作为一个工作重点,反而从该组调出了不少资源支持其他小组。但事后证明这个判断是错误的,一是当时测试密度低,暴露的问题少,才造成了系统缺陷少的假象;二是后期突然修改凭证,客观上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三是全行有近330个网点,多点版本管理的风险未引起足够重视。所以,在后期大量进行修改时不仅人员工作强度极大,还一度造成版本管理的漏洞。 二是分行推广。因推广工作有一定的时间缓冲,所以当时的策略就是在不从项目组抽人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分行支持的需求,同时优先从公司其他项目调集资源。事后证明,当时这个策略是非常正确的,对集中优势资源保证上海分行上线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经过上述一系列调整措施之后,项目组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在随后的4个多月中,各个小组都克服的重重困难按规定完成了任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前端小组。前面也提到,由于判断失误对重视不足,提前从前端组调出了过多的人力,从而使项目后期前端小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空前的工作压力,但他们不仅创造了2天完成60余种凭证打印程序开发测试的奇迹,并在连续2周的白天整体测试、晚上修改PTM和发布新版本的高强度工作中表现出了惊人的能量。上线过程中,在公司高层对建行客户进行拜访时,建行高层领导对神州数码项目组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对前端组的这种拼搏精神和取得的战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笔者对该项目有几点感触至深:一是成功的项目对于团队的依赖性不容忽视,没有好的团队即使再完美的计划也得不到实现;二是好的项目管理方法不在于多先进的理念而在于把准脉,有时一块白板的作用远远大于一套理念,与客户几分钟的会前沟通远强过30页的PPT文献。第三,要记住团队的个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而非“6个二级程序员”,他们有不同的性格和思想,只有在唤醒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潜能之后,你才能看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巨人,那就是你的团队。
|
信息化软件应用目录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
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PM 项目管理系统
SCM 供应链管理系统
CC 协同商务系统
BPM 业务流程管理
BI 商务智能
CMS 内容管理系统
KM/KBS 知识管理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
HRM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ERP 企业资源计划
EAM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