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9
委托经营: 委托经营的涵义委托经营是指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按照预先规定的合同,对委托对象进行经营管理的行为。从法律上看,委托经营是信托范畴的延伸和发展。但在具体内涵上又有区别。信托的内涵是资产的委托管理,是以受托人的名义代为管理或处理财产;而委托经营的内涵是企业的委托经营,主要以企业产权及其经营权为对象,对陷入经营困境或发生产权关系重大变动的企业委托专门的托管机构经营管理,目的是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 委托经营: 委托经营的要素委托经营关系的成立必须具备关系人要素,在委托经营行为中,必须有三方当事人,即委托方、受托方和受益方。委托方和受益方可以是同一主体。 委托经营: 委托经营的原则企业委托经营必须坚持三大原则:其一,预定契约原则。发生委托经营行为,首先必须签订委托契约,即以法律合同的形式载明委托人的权利和意志、收益人的收益方式与范围、受托人的责任以及三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等事项,受托人必须以委托契约为依据来对受托对象和受益人履行。其二,委托自主性原则。在企业委托经营关系中,受托人受托期间拥有委托财产的名义所有权,受托人有权在保证实现委托人意志的前提下,自主管理和处置委托对象。其三,分开管理原则。受托人的自有财产与委托经营财产分开管理。 委托经营: 委托经营存在的条件委托经营成为可能的最基本条件是:所有者即委托者不能够或者没有必要亲自主持经营,从而把经营权让渡给经营者即受托者。例如:一个国有或集体所有的企业,所有者都是一个群体,为了实现经营目的,他们就必须把自己经营企业的权利进行让渡,即让渡给经营者。生产的社会化导致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公有制是历史的总趋势。在这种形式下更迫切需要委托经营的良好实现。此时的委托方是真正反映群体意愿的代表或组织,受托方来源于群体所有者成员。 委托经营: 委托经营的特征与上述条件相适应的委托经营的基本特征如下: 第一、经营权的私有化和商品化。其意思是指经营权真正与所有权独立开来。具有更为广泛意义的是:使经营权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和流通,可以允许人们买卖、馈赠或继承等。但也应看到这里的两权分离是相对的,原因在于双方在于利益方面具有一致性,从而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局面。 第二、委托经营的时间性和经济担保性。时间性是指委托经营根据生产周期的具体情况来定,可以是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长一些。经济担保性是指受托方应该具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风险抵押或担保,但若是实施初期受托人没有一定的经济保障,也可以考虑经营过程中的相互抵偿问题。 第三、委托经营的法律保障性或契约性。这是指委托方和受托方均应在同等健全的法律保障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运作。否则,委托经营的必要条件是不具备的。同时,可以制定《委托经营法》来提供必要条件。例如:在没有财产抵押的条件下,也可以用刑事处罚来进行监管。如严重失职或亏损可以诉讼法庭,与此同时,需要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相应的改革,使政府切实做到民主、公开地履行其相应的职责。 第四、社会信誉保证制度的建立或“道德成本”的提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提高公民素质教育,从而提高业务水平,使全国形成公平统一的信誉档案体系,减低或避免违规行为,使经营者们充分、自由而彻底地竞争。因为只有竞争才有发展,只有充分而彻底地竞争,才有最快的发展。 委托经营: 委托经营的程序一般情况下,企业委托经营包括四个阶段: (一)委托经营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两项工作:一是受托方与委托方就委托的条件、委托的费用、委托的权利与义务、委托经营收益的分配进行谈判,签署有关委托的法律文件和协议;二是受托方为托管经营进行人、财、物各方面准备和组织工作,为开展委托经营工作创造条件。 (二)委托经营交接与规范阶段。主要是根据委托经营协议,由委托方向受托方移交相应经营权的阶段。规范阶段是在完成托管交接后,对委托经营对象进行全面规范,这是委托经营的必备的准备工作。 (三)委托经营阶段。就是依据委托经营协议正式由受托方经营委托对象的阶段。 (四)委托经营退出阶段。就是委托经营期限届满时,受托方退出委托经营,把被委托的对象的管理再次转移给委托方。或经委托方同意,通过产权交易市场由受托方优先收购或转让给第三方。
|
营销管理目录 营销管理
销售管理
客户管理
品牌管理
渠道管理
市场管理
营销策划
营销理念
营销战略
合同管理
网络营销
电子商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