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7
如果说大盘股的特点是相对稳健,可以规避风险,那么小盘股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惊人的成长性。 如今美国市值最大的公司中,英特尔(Intel)、微软(Microsoft)和思科(Cisco)等都是从小公司起步,通过长期的发展逐渐从小公司变成大公司,从小盘股变成大盘股,而它们的投资者也因此获得巨大的回报。 根据海外成熟股票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以及相同的风险条件下,投资小盘股票更容易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和大盘股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这一效应在经济成长期与牛市中尤为明显,被称之为“小盘股效应”。 比如,在1926年至2002年的76年间,美国小盘股指数平均收益率达11.7%,明显高出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平均增长率。在欧洲国家小盘股的表现也同样出色,2004年德国小盘股的年收益率达到68.28%,英国小盘股的年收益率为39.71%,法国小盘股的年收益率为20.60%,而同期欧洲市场股票平均收益率仅为16.52%。 微软(MSFT):股本扩张带来公司成长 在给自己的公司起名字的时候,比尔·盖茨应该想象不到,多年之后这家公司会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进而成为小盘股的传奇。 1986年,微软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资产仅200万美元。将现在股价按派息和拆股调整收盘价计算(下同),微软在1986年3月13日上市当天的股价仅为0.08 美元。 而到了2008年1月8日,按照收盘价33.45美元计算,微软的总市值已经达到3129.39亿美元,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教授董登新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微软是典型的通过股本扩张来实现公司的成长。 1987年-2003年的16年之内,微软的股票实施了9次分拆,其中有7次每10股送10股;2次每10股送5股。这使得微软的总股本在16年的时间内扩张了288倍。也就是说,1986年3月13日上市时的1股,到了2003年2月18日之后变成了288股。微软也是美国股市上股本扩张最快的上市公司。 在股本扩张的同时,骄人的业绩才是支撑微软市值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股本的飞速扩张并没有过分稀释其业绩。微软不断扩张股本以来其每股绩效并未下降,反而一直在稳步增长。 仅在上市之后的1995年到1998年,微软的净收入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4.5%、25.3%、30.4%和31.0%,同期每股盈利的增长率分别是20.8%、58.6%、56.5%和27.8%。 微软思科:演绎小股票变身大盘股传奇:伯克希尔·哈撒韦(BRK-A):不分红赢来第一高价 由“股神”沃伦·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目前的总市值约为2064亿美元,之所以能够成长为如此大市值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完全是依赖优良业绩支撑下股价的不断上涨来实现的。它与通过股本扩张来增长市值的微软明显的区别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自从1988年上市以来,除一次派现之外未做过其他分配,也一直未曾拆股。 伯克希尔·哈撒韦是1889年成立的一家传统纺织制造公司。1963年的时候,该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而摇摇欲坠,公司的股票以低于每股8美元的价格交易。在这个时候,巴菲特发现了这家公司,并在同年开始收购该公司的股票,逐步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 之后,在巴菲特的打造下,伯克希尔·哈撒韦被注入了投资业务。到1970年的时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经从一个4.5万美元的纺织业公司转身变成了价值470万美元的保险、银行和投资公司。 随后,经过多次的收购和股票投资,包括对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等的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业绩不断上升,股价也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到1977年的时候,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已经达到了138美元/股,而在巴菲特1964年接手的时候,该公司每股净值只有19美元。 共2页。 1 2 :
|
业界消息目录 IT业界
IT应用
新技术
硬件报道
软件报道
综合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