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应用 营销管理 企业管理 业界消息 站内搜索 标签
首页 » 文档中心 » 信息化软件应用 » BI 商务智能 » BI又吸中国油水 此刻我们不必跟着老外走

BI又吸中国油水 此刻我们不必跟着老外走

2007-09-05

2007,Gartner商业智能峰会重定义BI,BI不再是报表工具、OLAP工具、新定义形成了BI的两次演变,并导致了三个转折! 那么,究竟什么是BI?这一次我们能不能、要不要又跟着“老外”走?

BI又吸中国油水 此刻我们不必跟着老外走: 一、缘起

3月中旬,CHICAGO——Gartner商业智能峰会的一位主要发言人Gartner公司的研究副总裁Bill Hostmann表示,“商业智能”这个词不是,而且不应该是,对查询和报表工具OLAP的简称。然而2004的主题正是这些工具。

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国BI业界权威对商业智能的再一次反思,相信极大地刺激了国内BI爱好者、从业者及相关系统生产商和集成商。

曾几何时,如Bill Hostmannn所言,国内多数人认为BI即是报表和查询及OLAP的简称。部分专家进一步将报表、查询和OLAP提炼为商业智能即是一种技术。如介绍IBM的BI产品时,作者的定义:商业智能是一项面向应用的技术。其处理过程首先是明确需要解决的商业问题。多数厂家并由此向用户宣传BI,介绍其工具所设计的色彩绚丽的报表和丰富的图形。用户在泊来品BI面前毫无思想准备,在理解肤浅下盲目地推行BI。

BI大多数项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事实可以证明,未能正确BI本质及其外延,这必然造成BI在企业项目的失败,在更大层面上不利于BI产业的发展。

 二、BI的两次演变

2004年的BI峰会,确定了BI即是数据仓库之上的查询、报表和多维数据分析。正如本次峰会发言人所概括的当年认为BI是一堆技术工具的集合。

我们来看看这次峰会对BI的重定义:我们开始将商业智能视为一个伞状的概念,它包括了分析应用、基础架构和平台和良好的实践。”可见,数据仓库、数据标准等平台已经涵盖在BI范畴里,BI已不再是前端展现工具。

Bill Hostmann继续说到,如今,商业智能已经开始成为一种用于描述企业范围内使用数据、分析信息、制订决策和管理绩效的原则的术语。显然,Bill Hostmann已经认为BI不再仅属于技术的范畴了。

那么,BI核心关注点不属于技术,应是什么?他说,组织应该用全面的绩效提升来衡量商业智能的成功,而不是用信息方面的提升来衡量商业智能的初期阶段(当然,宽泛定义隐含着支持的技术层次)。显然,Bill Hostmann认为衡量BI的成功与否,不再是数据组织的有序、数据的ETL过程的更完美,不再是异构数据的集成能力,也再是数据变换和数据归约的强大功能,而是BI有助于促进企业业绩的提升。流程型软件系统注重效率,BI分析型系统应该强调和形成效果,也就是说,BI必须要促进和业务或某一方面业务的顺利展开,提升业绩。BI的核心在于应用,这也是BI实践者在工作中的真实体会。

进一步,Bill Hostmann从商业策略、商业策略、人员和流程、分析应用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帮助业务的成功。当然,他还谈到了支持这些业务的基础,元数据管理信息、管理基础架构的作用。

归纳起来,本次峰会将商业智能视为一个整体,从平台到数据到应用的整体一,即如Bill Hostmann所说可以视BI为一个伞状的概念,它包括了分析应用、基础架构和平台和良好的实践。

BI又吸中国油水 此刻我们不必跟着老外走: 三、BI的三个转折

两次峰会表明了BI的三个转折:从数据驱动转向业务驱动;从关注技术转向关注应用;从关注工具转向关注工具产生的绩效。

从数据驱动向业务驱动转变。数据驱动指由数据的深度挖掘来辅助业务,而这种构想在当前动态、多变的竞争环境下太过于理想。必须要以业务为驱动,从业务出发,根据商业策略及其所需的分析来运用数据。实际上,是将现实中的涉及业务的战略、管理及其过程在软件中统一和运作、监控、自循环起来。

从关注技术转向关注应用。BI将再是一堆技术的集合,而是以应用为导向,来组合这堆技术。

从关注工具转向关注工具产生的绩效。BI将再也不是报表工具、OLAP工具的简称,这些工具只是帮助其实现业务绩效的其中一种手段。应该而且确实有多种工具来提升业绩。这些工具分为满足演绎型需求和满足归纳型需求及管理控开发型需求三大类。其中实现演绎型需求的七种工具:描述统计工具、报表与界面工具、经营技术与方法、经济预测方法与模型、OLAP分析、知识发现工具、专家系统以及决策方法与模型。上述工具通过分类分别对应了演绎型需求的报表查询层次、综合分析层次和方案选择层次的需求。实现归纳型需求的数据挖掘工具,包括了关联、聚类、遗传算法等。实现管控开发型需求的工具,主要是当前的BI厂商及其产品特色。

BI又吸中国油水 此刻我们不必跟着老外走: 四、究竟什么是BI?这一次能不能、要不要又跟着“老外”走?

2007,国际权威重新定义了BI。从当前实践看来,这种定义符合实际,毕竟BI要落地,要能给企业带来真正的收益。当然,如何落地,自然必须有技术的支撑和管理策略及相应的分析应用在人员和流程中的执行来保证。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拿着老外的这个BI定义又四处宣传呢?显然不是,因为这个BI定义并不能涵盖BI的内涵与外延。这次峰会对商业智能的解释无非是平台加技术加应用,以业务应用为导向、以应用绩效为衡量标准的结合体而已。

要避免盲目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必须要从哲学层面深入BI本质,构建完整的认识体系。

笔者提出一种从哲学层面入手理解BI的方法及具体内容。

笔者认为由于对BI认识没有握及本质,导致当前BI体系不完整,存有片面性因素,兼之 BI厂商和代理商的宣传诱导,导致BI用户的“无知”,各BI厂商的差异化策略形成了“差异化基础上的差异化”,而不是“标准化基础上的差异化”。由此导致了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受阻,甚至是单方面的诱导用户的沟通,这显然制约了BI行业的发展。而解决BI及BI体系的本质认识问题,仍然要在哲学层面寻找,由此才能实现BI体系架构的完善。

相关链接
构造SQL Server的安全门2007-09-11 如何将连续值分段2007-08-29
BI建设成为市场营销助手2007-09-13 商业智能的真正价值如何体现?2007-08-27
企业BI (商业智能) 系统应用的五大策略2007-09-15 信息周刊:部署商业智能要从全局出发2007-08-25
Fair Isaac’s Blaze ...2007-08-22 分析:什么样的BI产品能提高客户满意度2007-08-21
给中小企业普及商务智能早不早?2007-09-23 给ERP装上“BI智能大脑”2007-09-24
信息化软件应用目录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 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PM 项目管理系统 SCM 供应链管理系统 CC 协同商务系统 BPM 业务流程管理 BI 商务智能 CMS 内容管理系统 KM/KBS 知识管理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 HRM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ERP 企业资源计划 EAM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升蓝首页 | 文档首页 | 产品首页 | 服务首页 | English Version | Big5 Version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08 深圳市升蓝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URL: http://www.hi-blue.com